下面是一組有關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的有關材料。
背景: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的新經濟政策在黨內外引起了種種議論。有人擔心新經濟政策會使資本主義在俄國實現復辟。有人認為這并不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策略,而是蛻化,是內部的蛻變,他們一定會走向通常的資產階級國家,我們應當支持他們。
材料1:新經濟政策使無產階級的狀況……發(fā)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工業(yè)和運輸方面的絕大部分生產資料還是掌握在無產階級國家的手里。這種情況加上土地國有化,表明新經濟政策并不改變工人國家的實質,然而卻根本改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法和形式。因為新經濟政策容許建設中的社會主義同力圖復活的資本主義,在通過市場來滿足千百萬農民需要的基礎上實行經濟競賽。(摘自列寧《工會在新經濟政策條件下的作用和任務》1921年12月)
材料2:在最近幾年,必須善于考慮那些便于由宗法制度、由小生產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我們直到現在還常常這樣議論:“資本主義是禍害,社會主義是幸福。”但這種議論是不正確的,……(摘自列寧《論糧食稅》1921年4月21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在資本主義何時走向滅亡的問題上,列寧做到了未卜先知。
社會發(fā)展理念特別是路線、方針、政策是否,取決于它們能否反映社會存在。
當舊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舊的上層建筑又極力維護舊的經濟基礎時,必須通過社會革命這一手段來摧毀或掃除歷史前進的障礙。
“自由王國”是指擺脫各種限制的實踐的狀態(tài)。
社會意識消極被動地受制于社會存在,依賴于社會存在。
只有在生產力發(fā)展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社會發(fā)展過程的矛盾系統中,各種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平衡的。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在金融業(yè)務、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協調、相互滲透、相互競爭不斷加強,使全球金融市場更加開放、金融體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過程。
凡是適應先進生產力發(fā)展要求、代表人民群眾長遠利益、順應人類文明發(fā)展趨勢的文化,都能起到促進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作用。
生產關系總是從相對穩(wěn)定到新舊更替,再到相對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