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題細胞毒性T細胞縮寫是()|抑制性T細胞縮寫是()|輔助性T細胞縮寫是()

A.Tc
B.Ts
C.Th
D.Ti
E.Fas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配伍題白細胞動力學檢測可選擇()
粒細胞抗體檢測可選擇()
粒細胞儲存池的檢測可選擇()

A.二異丙酯氟磷酸鹽標記檢測
B.潑尼松刺激試驗
C.白細胞抗人球蛋白消耗試驗
D.嗜堿粒細胞脫顆粒試驗
E.流式細胞儀計數檢測

2.配伍題中性粒細胞胞質內含有()
嗜酸粒細胞胞質內含有()
嗜堿粒細胞胞質內含有()

A.白三烯
B.磷酯酶D和芳基硫酸酯酶B
C.酸性α-醋酸酯酶
D.溶菌酶
E.TdT

4.配伍題中性粒細胞對血管內皮細胞有()
補體系統(tǒng)的激活產物對中性粒細胞有()
中性粒細胞脫顆粒作用有()

A.粘附作用
B.趨化作用
C.吞噬作用
D.殺菌作用
E.調理作用

5.配伍題嗜酸粒細胞的主要作用是()
嗜堿粒細胞參與()
中性粒細胞參與()

A.Ⅰ型超敏反應
B.Ⅱ型超敏反應
C.Ⅲ型超敏反應
D.炎癥反應

6.配伍題白細胞吞噬功能檢測選擇()
粒細胞儲存量的檢測選擇()
白細胞殺菌功能檢測選擇()

A.墨汁吞噬試驗
B.硝基四氮唑藍還原試驗
C.酸性α-醋酸酯酶檢測
D.腎上腺素激發(fā)試驗
E.過氧化物酶檢測

7.配伍題戈謝病為()
尼曼-匹克病為()
類脂質沉積病包括()

A.胞質中含有許多波紋狀纖維樣物質,排列如蜘蛛網狀
B.戈謝病和尼曼-匹克病
C.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D.酸性磷酸酶陰性
E.過氧化物酶陽性

8.配伍題粒細胞缺乏癥為()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為()
類白血病反應為()

A.骨髓中網狀細胞增多
B.NAP積分及陽性率下降
C.骨髓中粒系成熟障礙
D.血中異型淋巴細胞增多
E.血中白細胞增多且有明顯毒性改變

9.配伍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
白細胞減少癥是()
類白血病反應是()

A.進行性黃疸
B.有明顯的病因(即原發(fā)病)
C.該病常具有自限性
D.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
E.常有肺部感染

最新試題

B細胞特異性抗原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女,30歲,主訴腹部不舒服,近來加重。查體:脾肋下10cm,肝肋下3cm。血常規(guī)檢查:Hb100g/L,WBC4.8×109/L,BPC84×109/L,涂片分類:未見明顯異常細胞;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2.5:1,片中有大量形態(tài)特殊的細胞,其胞體50~80μm。胞質豐富,其中含有許多空泡,核較小,染色質疏松,核仁未見。SBB及PAS染色呈陽性,POX及ACP染色陰性。家族中有類似的病人。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男性,24歲。主訴面色蒼白、乏力、心悸半個多月,皮下出血10多天?;颊哂诎雮€月前出現(xiàn)面色蒼白、心悸、頭暈、乏力,近10多天來發(fā)現(xiàn)雙下肢出血點,偶有鼻出血,低熱,在當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貧血和白細胞異常。經輸血400ml無效而入院進一步治療。發(fā)病以來無咯血、無嘔血、無黑便、無醬油樣小便。患者過去體健。無放射、農藥、化學試劑接觸史,無過敏史。體格檢查:體溫37.5℃,脈搏98次/分,血壓14/10kPa。輕度貧血貌,皮膚及鞏膜無黃染,左頸和右腹股溝可觸及1.5cm×1.0cm大小淋巴結,質中,無壓痛。胸骨有壓痛。心肺無異常,腹軟,肝肋下僅及,脾肋下1.5cm。右側睪丸腫大,質軟,無明顯壓痛,陰囊透光試驗陰性。神經系統(tǒng)檢查無異常?;灆z查:血象Hb80g/L,WBC80×109/L,原始及幼稚細胞占71%,RBC2.81×1012/L,PLT32×109/L。肝腎功正常。骨髓象: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系細胞占92%,其中原粒細胞55%,早幼粒細胞28%,可見Auer小體。幼紅細胞偶見,全片見巨核細胞2個。POX染色呈陽性反應,NAP活性減低。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本病例最可能的診斷?

題型:問答題

診斷急性白血病(B細胞性)的一線單抗()

題型:多項選擇題

患者,男性,63歲,自感體重明顯減輕,伴乏力明顯,食欲明顯減弱,并自己發(fā)現(xiàn)左上腹飽滿且捫及質地較硬的“包塊”,在門診就診。家族史:父母、兄弟及兒子均健康。體格檢查:患者神志清楚,心、肺檢查無異常。肝未觸及,脾肋下4cm、質韌、表面光滑、無觸痛,淺表淋巴結不大。實驗室檢查:血象:Hb95g/L,RBC3.0×1012/L,WBC101.2×109/L,PLT148×109/L,早幼粒細胞2%、中性中幼粒細胞27%、中性晚幼粒細胞17%中性桿狀核細胞12%、中性分葉核細胞33%、嗜酸性粒細胞2%、嗜堿性粒細胞3%,淋巴細胞4%。骨髓象: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例為26.9:1。以粒系增生為主占94%,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及桿狀為主,可見原始粒細胞,嗜堿性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紅系增生受抑。細胞化學染色:堿性磷酸酶陽性率0.05。染色體檢查:46XY,t(9,22)(q34:q11)生化檢查:各項指標均正常。根據以上病例,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

題型:問答題

病例2:患者,女性,52歲,橡膠廠工人,因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伴下肢反復瘀點2年就診,體檢重度貧血貌,心率120次/分,肝脾未及,紅細胞2.5×1012/L,血紅蛋白63g/L,白細胞2.8×109/L,血小板34×109/L,網織紅細胞O.5%,骨髓檢查見增生明顯活躍;粒、紅、巨三系均見增生;其中紅細胞系增生尤為明顯且以中、晚幼階段為主、病態(tài)改變可見;原始細胞見3%。幼紅細胞化學染色見PAS呈不同程度陽性;α-NAE呈弱陽性;鐵染色內鐵陽性率為63%,其中環(huán)狀鐵陽性率為23%,外鐵可見(+++)。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患者,男,24歲,因面色蒼白月余,近1O天發(fā)現(xiàn)雙下肢瘀點而入院。體格檢查:T37.5℃,P98次/分,R22次/分,Bp14/10kPa。輕度貧血貌,雙下肢皮膚見散在出血點,左頸和右腹股溝可觸及1.5cm×1.0cm淋巴結,質中,無壓痛,胸骨下端壓痛,腹軟,肝肋下僅及,脾肋下1.0cm。右側睪丸腫大,質軟,無明顯壓痛,陰囊透光試驗陰性,神經系統(tǒng)檢查無異常。實驗室檢查:Hb80g/L,PLT32×109/L,WBC80×109/L,原粒45%,早幼粒26%,胞質偶見Auer小體;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粒系增生為主,共占92%,其中原粒52%,早幼粒28%,可見Auer小體,POX48%陽性,積分97分,NAP陰性;幼紅細胞偶見,全片見巨核細胞2個,血小板罕見。試分析該病例。

題型:問答題

男性,52歲,乏力1年,腹脹、消瘦半年,骨痛2月,偶有發(fā)熱。體檢:脾肋下10cm,肝肋下1.5cm,淺表淋巴結無腫大;血常規(guī)檢驗:血紅蛋白量85g/L,血小板數65×109/L,白細胞數17×109/L;血片分類中性成熟粒細胞占40%,嗜堿性粒細胞占2%,嗜酸性粒細胞占6%,幼粒細胞占20%,幼紅細胞10%,淋巴細胞22%,成熟紅細胞大小不一,可見嗜堿性點彩紅細胞,淚滴形紅細胞較易見。骨髓檢查:干抽,骨髓涂片中骨髓小粒少見,有核細胞增生減低,粒紅比為2.43:1,粒系占49.6%,紅系占20.4%,巨核細胞全片3個,血小板少見,原始細胞不多見,各種血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未見其他明顯異常細胞。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與繼發(fā)性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區(qū)分可參考下列哪些指標()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