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國內或地區(qū)內原來不存在,而從國外或外地傳入的傳染病
B.發(fā)病率水平顯著高于一般水平
C.傳染病病例發(fā)病地點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個區(qū)域之內
D.傳染病病例發(fā)病時間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個短時間之內
E.某傳染病的流行范圍甚廣,超出國界或洲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患者
B.隱性感染者
C.潛伏性感染者
D.病原攜帶者
E.受感染的動物
A.病原體所處的環(huán)境的改變
B.病原體自身遺傳因素的改變
C.藥物的因素
D.機體的免疫壓力
E.病原體感染的途徑
A.皮膚黏膜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
C.吞噬作用
D.補體
E.抗體
A.病原體的毒力
B.病原體的數(shù)量
C.侵入途徑
D.變異性
E.機體的免疫應答
A.有傳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病原體
B.有傳染源,傳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C.有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性,免疫性
D.有傳染性,流行性,地方性,易發(fā)性
E.有病原體,傳染源,流行性,免疫性
A.病情的輕重
B.潛伏期的長短
C.有無后遺癥
D.治療的早晚
E.病程的長短
A.IgA
B.IgE
C.IgG
D.IgM
E.IgD
A.再燃
B.再感染
C.復發(fā)
D.重復感染
E.二重感染
A.傷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類毒素
E.破傷風抗毒素
A.疾病的診斷及確定檢疫期
B.疾病的治療
C.疾病的預防
D.估計疾病的預后
E.預防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
最新試題
診斷是()(提示:血常規(guī):WBC6.5×109/L,N0.75,L0.25;ESR30mm/1h;血培養(yǎng):無菌生長;肥達反應:“O”1︰40,“H”1︰40;類風濕因子(-),ASO(-);血清伯氏疏螺旋體抗體:間接熒光抗體試驗(IFA)IgM(+)、IgG(-)。ECG:不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為明確診斷,應檢查的項目包括()
考慮患者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包括()(提示:患者在應用首劑抗生素后2h后,突然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頭痛加劇,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癥狀加重。)
該患者治療中出現(xiàn)上述病情變化的原因是()(提示:青霉素皮試(-),靜脈滴注青霉素40萬U,滴注完約4min時,患者突然出現(xiàn)寒戰(zhàn),體溫迅速升高達40.9℃,并感心悸、氣促;P153次/min,R40次/min,BP81/58mmHg。)
此時發(fā)熱原因最可能是()
若考慮感染,感染的部位可能是()
血常規(guī):Hb150g/L,WBC17×10/L,N0.83,L0.17。本患兒可能診斷為()
此時考慮的診斷為()(提示:經(jīng)病原體鑒定,血涂片發(fā)現(xiàn)的病原體為波斯螺旋體。)
應采取的治療措施包括()
如首選治療藥物過敏,可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