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泥石流地段宜選在既有線下游一側
B.風砂地段宜選在當?shù)刂黠L向的背風一側
C.軟土地基段有明顯橫坡時,宜選在橫坡下側
D.水庫坍岸地段宜選在靠水庫一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初測工程地質資料和可研工程設計資料
B.初測工程地質資料和初步設計資料
C.定測資料和初步設計資料
D.定測資料和可研工程設計資料
A.飽和午城黃土
B.飽和離石黃土
C.飽和黏質黃土
D.飽和砂質黃土
A.100~150kPa
B.200kPa
C.使用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
D.300kPa
A.放射性礦床分布區(qū)
B.大范圍酸性巖漿巖分布區(qū)
C.核電廠及其鄰近地區(qū)
D.放射性地方病例蔓延區(qū)
A.風沙較嚴重的大漠內(nèi)部
B.山地陡坡積砂地段
C.山地背風側風影部分以外地段
D.有風砂活動的隘口段
A.地質條件較復雜的滑坡群
B.地形零亂,坡腳有地下水出露的山坡
C.路線通過坡腳,路線標高低于坡腳地面標高
D.路線通過坡頂,路線標高低于坡頂?shù)孛鏄烁?/p>
A.一般情況下,大中橋勘探點應沿橋址縱斷方向布置,并不應超出墩臺基礎輪廓線
B.砂土應分層取樣,進行顆粒分析
C.當?shù)卣鸱逯导铀俣炔恍∮?.1g時,應判定飽和粉土及砂土的液化可能性
D.一般性鉆孔勘探深度應為20~40m,控制性鉆孔勘探深度應為30~60m
A.高路堤、深路塹
B.支擋建筑物
C.改河改溝工程
D.小橋涵及早橋工程
A.1:10000~1:500000
B.1:2000~1:5000
C.1:500~1:10000
D.1:200
A.工程地質調繪
B.物探
C.鉆探
D.原位測試
最新試題
邊坡工程穩(wěn)定性評價應分析判斷邊坡的破壞模式,確定邊坡破壞潛在的()和邊界范圍,分析邊坡破壞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構復雜的巖質邊坡,可結合()和實體比例投影法進行綜合分析。
巖溶地基的處理措施一般可采用()、跨蓋、()和排導等方法。
采用鉆探時,鉆至接近預計滑動面/帶以上5m 或滑動面/帶時,應采用干鉆或空氣鉆進方式;并宜增大鉆壓、降低轉速,提高();回次進尺不得大于()m,并應及時檢查巖芯,采取原狀樣,確定滑面位置。
鉆探現(xiàn)場可采用肉眼和手觸鑒別方法,也可采用()量測土的狀態(tài),用()試驗判別巖石風化程度和強度。
采用樁基礎,勘探深度應大于預計樁端以下3倍~5倍設計樁徑,且不小于()m;對樁身設計直徑大于()mm,不應小于5m。
滑坡勘探線應沿()和滑坡體兩側外緣布置,每條勘探線的勘探點數(shù)量不應少于()個,滑坡體轉折處和擬治理地段也應布置勘探點。
巨粒土、粗粒土料宜選用()、沖擊壓實法處理,其分層厚度、施工參數(shù)及夯實指標應根據(jù)現(xiàn)場強夯單點夯擊試驗或()確定。
地質環(huán)境復雜符合要求地形地貌復雜,組成邊坡巖土體種類多或為巖土組合邊坡,且()變化大,()差,土質邊坡潛在滑面多,巖質邊坡潛在可能滑動的外傾結構面,水文地質條件復雜。
每個地貌單元應布置勘探點,在地貌單元交接部位和地層變化較大的地段,勘探點應(),在地形平緩地區(qū),可按()布置勘探點。
基坑開挖和影響深度范圍內(nèi)遇軟弱土層或軟弱土夾層時,宜進行()試驗或()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