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Φ8@150
B.2Φ8@200
C.2Φ10@150
D.2Φ10@20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0.35
B.0.5
C.1.0
D.1.15
A.250.0
B.714.0
C.1250.0
D.2046.0
A.僅按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純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分別進行計算
B.僅按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分別進行計算
C.按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剪扭構件的受剪扭承載力分別進行計算
D.按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及純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分別進行計算
A.4667.2
B.5640.8
C.6200.6
D.7000.8
A.7798.19
B.7981.36
C.8184.51
D.8594.17
A.0.09
B.0.102
C.0.114
D.0.152
A.0.2
B.0.56
C.1.0
D.1.019
A.0.0089
B.0.01
C.0.0178
D.0.02
如下圖所示,某鋼筋混凝土現澆肋形樓蓋的次梁,跨中承受最大正彎矩設計值M=115kN·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縱向受拉鋼筋采用熱軋HRB335鋼筋。樓板厚度hf′=80mm,次梁高度h=450mm,寬度b=200mm,縱向受力鋼筋合力點至混凝土邊緣的距離as′=35mm。
若已知翼緣計算寬度bf′=1800mm,則按單筋T形截面計算的次梁跨中所需受拉鋼筋計算截面面積最接近于()mm2。
A.940
B.1009
C.1033
D.1124
如下圖所示,某鋼筋混凝土現澆肋形樓蓋的次梁,跨中承受最大正彎矩設計值M=115kN·m?;炷翉姸鹊燃墳镃30,縱向受拉鋼筋采用熱軋HRB335鋼筋。樓板厚度hf′=80mm,次梁高度h=450mm,寬度b=200mm,縱向受力鋼筋合力點至混凝土邊緣的距離as′=35mm。
若已知次梁的計算跨度l0=6m,間距為2.4m,凈距sn=2.2m,則翼緣的計算寬度bf′最接近于()mm。
A.1800
B.2000
C.2200
D.2400
最新試題
對于《混凝土規(guī)范》的9.4.3條,有以下疑問:根據搭接接頭連接區(qū)段1.31L確定接頭的面積百分率,而確定lL時又要事先知道接頭的面積百分率才能查表得到系數ζ,這不是陷入"死循環(huán)"了嗎?如何解決?
《混凝土規(guī)范》表11.4.17中根據軸壓比確定λv時,是取實際的軸壓比還是軸壓比限值?
《混凝土規(guī)范》7.3.4條第2款規(guī)定:當計算中計入縱向普通受壓鋼筋時,受壓區(qū)的高度應滿足本規(guī)范公式(7.2.1-4)的條件;當不滿足此條件時,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可按本規(guī)范第7.2.5條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此時,應將本規(guī)范公式(7.2.5)中的M以Ne’s代替,此處,e’s為軸向壓力作用點至受壓區(qū)縱向普通鋼筋合力點的距離;在計算中應計入偏心距增大系數,初始偏心距應按公式(7.3.4-4)確定。我對此的疑問是,如何保證此時受拉區(qū)鋼筋的應力能達到fy?不滿足公式(7.2.1-4)時,只說明這時的壓力N非常的小,這時候受拉區(qū)鋼筋的應力σzs很可能達不到^,如果在7.2.5把σs按fy取,結果應該是偏不安全的。
設該梁承受的扭矩設計值T=15.0kN·m,彎矩設計值M=105kN·m,剪力設計值V=80.0kN,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對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最小配筋率驗算是采用,還是?
《混凝土規(guī)范》的7.3.6條規(guī)定了沿腹部均勻配置縱向鋼筋的偏心受壓構件計算,如何確定圖中的hsw?如何使用這些公式進行計算?
關于《荷載規(guī)范》,有下面的問題:(1)樓面活荷載為什么要折減?(2)該規(guī)范4.1.2條第1款應如何理解?其原文如下:1設計樓面梁時的折減系數:1)第1(1)項當樓面梁從屬面積超過25m2時,應取0.9;2)第1(2)~7項當樓面梁從屬面積超過50m2時應取0.9;4)第9~12項應采用與所屬房屋類別相同的折減系數。
《混凝土規(guī)范》10.8節(jié)規(guī)定了牛腿的計算,有以下問題:(1)在計算縱向受力鋼筋的總截面面積時,規(guī)范規(guī)定"當口<0.3h0時,取α=0.3h0",那么,a<0時如何處理?是取α=0.3h0嗎?(2)規(guī)范規(guī)定,"承受豎向力所需的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按牛腿有效截面計算不應小于0.2%及0.45fr/fy、也不宜大于0.6%……",如何理解?是利用bho計算最小配筋率嗎?
若已知梁的短期效應剛度Bs=29732.14kN·m2,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k=90kN·m,按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q=50kN·m,梁受壓區(qū)配有218的鋼筋,則跨中撓度最接近于()mm。
若按配有螺旋箍筋的柱計算,箍筋用Φ12@50,縱向受壓鋼筋用1825,As′=8835.72。柱的承載力Nu最接近()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