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軟件公司欲開發(fā)一個Windows平臺上的公告板系統(tǒng)。在明確用戶需求后,該公司的架構師決定采用Command模式實現(xiàn)該系統(tǒng)的界面顯示部分,并設計UML類圖,如圖8-41所示。圖中與Command模式中的"Invoker"角色相對應的類是(1),與"ConcreteCommand"角色相對應的類是(2)。
空白(1)處應選擇()
A.Command
B.Menultem
C.Open
D.ButktinBoardScreen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 2009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09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下午試卷
- 2010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11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12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13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14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命令(CommanD)
B.適配器(Adapter)
C.裝飾(DecoratE)
D.享元(Flyweight)
當不適合采用生成子類的方法對已有的類進行擴充時,可以采用(1)設計模式動態(tài)地給一個對象添加一些額外的職責;當應用程序由于使用大量的對象,造成很大的存儲開銷時,可以采用(2)設計模式運用共享技術來有效地支持大量細粒度的對象;當想使用一個已經(jīng)存在的類,但其接口不符合需求時,可以采用(3)設計模式將該類的接口轉(zhuǎn)換成我們希望的接口。
空白(2)處應選擇()
A.命令(CommanD)
B.適配器(Adapter)
C.裝飾(DecoratE)
D.享元(Flyweight)
當不適合采用生成子類的方法對已有的類進行擴充時,可以采用(1)設計模式動態(tài)地給一個對象添加一些額外的職責;當應用程序由于使用大量的對象,造成很大的存儲開銷時,可以采用(2)設計模式運用共享技術來有效地支持大量細粒度的對象;當想使用一個已經(jīng)存在的類,但其接口不符合需求時,可以采用(3)設計模式將該類的接口轉(zhuǎn)換成我們希望的接口。
空白(1)處應選擇()
A.命令(CommanD)
B.適配器(Adapter)
C.裝飾(DecoratE)
D.享元(Flyweight)
如圖8-40(a)所示的UML類圖描繪的是設計模式中的(1)模式。如圖8-40(b)所示的UML類圖描述了該模式的一種應用,其中與圖8-40(a)中的"Creator"對應的類是(2)。
空白(2)處應選擇()
A.Bank
B.Account
C.Checking
D.Savings
如圖8-40(a)所示的UML類圖描繪的是設計模式中的(1)模式。如圖8-40(b)所示的UML類圖描述了該模式的一種應用,其中與圖8-40(a)中的"Creator"對應的類是(2)。
空白(1)處應選擇()
A.Command
B.Factory Method
C.Composite
D.Class Adapter
回調(diào)(Call Back)函數(shù)是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語言中常用的一種機制,而設計模式中的(1)模式就是回調(diào)機制的一個面向?qū)ο蟮奶娲?。該模式的意圖是(2)。
空白(2)處應選擇()
A.使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類可以一起工作
B.將一個請求封裝為一個對象,從而可用不同的請求對客戶進行參數(shù)化,將請求排隊或記錄請求日志,支持可撤銷的操作
C.定義對象間的一種一對多的依賴關系,當一個對象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所有依賴于它的對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動更新
D.使算法可獨立于使用它的客戶而變化
回調(diào)(Call Back)函數(shù)是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語言中常用的一種機制,而設計模式中的(1)模式就是回調(diào)機制的一個面向?qū)ο蟮奶娲?。該模式的意圖是(2)。
空白(1)處應選擇()
A.Strategy(策略)
B.Adapter(適配器)
C.Command(命令)
D.Observer(觀察者)
基于場景的架構分析方法(Scenarios-basedArchitectureAnalysisMethod,SAAM)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的Kazman等人于1983年提出的一種非功能質(zhì)量屬性的架構分析方法,是最早形成文檔并得到廣泛應用的軟件架構分析方法。SAAM的主要輸入是問題描述、(1)和架構描述文檔,其分析過程主要包括場景開發(fā)、(2)、單個場景評估、場景交互和總體評估。
空白(2)處應選擇()
A.架構需求
B.架構描述
C.架構設計
D.架構實現(xiàn)
基于場景的架構分析方法(Scenarios-basedArchitectureAnalysisMethod,SAAM)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的Kazman等人于1983年提出的一種非功能質(zhì)量屬性的架構分析方法,是最早形成文檔并得到廣泛應用的軟件架構分析方法。SAAM的主要輸入是問題描述、(1)和架構描述文檔,其分析過程主要包括場景開發(fā)、(2)、單個場景評估、場景交互和總體評估。
空白(1)處應選擇()
A.問題說明
B.問題建模
C.需求說明
D.需求建模
A.架構需求
B.架構屬性
C.架構優(yōu)先級
D.架構約束
最新試題
通過對軟件構架的評估,可以預測軟件系統(tǒng)的質(zhì)量。
安全性是衡量系統(tǒng)在向合法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阻止非授權使用的能力。
軟件體系結構只是表示了軟件的拓撲結構,不關心其動態(tài)結構。
安全性質(zhì)量屬性場景的環(huán)境包括在線或離線、直接或通過防火墻入網(wǎng)。
黑板構架用于解決無確定性求解策略問題,它由黑板、知識源和仲裁者構成。
限制隊列大小是一個提高系統(tǒng)性能的戰(zhàn)術。
一個界面美觀、容易學習的系統(tǒng)是用戶評估易用性重要方面,因此構架設計對此質(zhì)量屬性幫助不大。
使用質(zhì)量屬性場景的概念主要是為了使質(zhì)量屬性更清楚、能操作度量。
易用性關注的是對用戶來說完成某個期望任務的容易程度。
軟件體系結構的設計的好壞對于軟件的易用性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