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簡答題】
甲集團公司是ABC會計師事務所的常年審計客戶,主要從事化妝品的生產、批發(fā)和零售。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集團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表,確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為600萬元。
資料一:
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審計計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子公司乙公司從事新產品研發(fā)。2014年度薪增無形資產1000萬元,為自行研發(fā)的產品專利。A注冊會計師擬僅針對乙公司的研發(fā)支出實施審計程序。
(2)子公司丙公司負責生產,產品全部在集團內銷售。A注冊會計師認為丙公司的成本核算存在可能導致集團財務報表發(fā)生重大錯報的特別風險,擬僅針對與成本核算相關的財務報表項目實施審計。
(3)甲集團公司的零售收入來自40家子公司,每家子公司的主要財務報表項目金額占集團的比例均低于1%。A注冊會計師認為這些子公司均不重要,擬實施集團層面分析程序。
(4)DEF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聯(lián)營企業(yè)丁公司的財務信息,其審計項目組按丁公司利潤總額的3%確定組成部分重要性為300萬元,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為150萬元。
(5)子公司戊公司負責甲集團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進口業(yè)務,通過外匯掉期交易管理外匯風險。A注冊會計師擬使用50萬元的組成部分重要性對戊公司財務信息實施審閱。
資料二:
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甲集團公司的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資料三:
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風險應對的情況,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A注冊會計師在實施會計分錄測試時,將甲集團公司全年的標準會計分錄和非標準會計分錄作為待測試總體,在測試其完整性后,對選取的樣本實施了細節(jié)測試,未發(fā)現異常。
(2)A注冊會計師認為甲集團公司存在低估負債的特別風險,在了解相關控制后,未信賴這些控制,直接實施了細節(jié)測試。
(3)甲集團公司使用存貨庫齡等信息測算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A注冊會計師擬信賴與庫齡記錄相關的內部控制,通過穿行測試確定了相關內部控制運行有效。
(4)甲集團公司的存貨存放在多個地點。A注冊會計師基于管理層提供的存貨存放地點清單,并根據不同地點所存放存貨的重要性及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確定了監(jiān)盤地點。
資料四:
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重大事項的處理情況,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因審計中利用的外部專家并非注冊會計師,A注冊會計師未要求其遵守注冊會計師職業(yè)道德守則的相關規(guī)定。
(2)化妝品行業(yè)將于2016年執(zhí)行更嚴格的化學成分限量標準,甲集團公司的主要產品可能因此被淘汰。管理層提供了其對該事項的評估及相關書面聲明,A注冊會計師據此認為該事項不影響甲集團公司的持續(xù)經營能力。
(3)在審計過程中,A注冊會計師與甲集團公司管理層討論了值得管理層關注的內部控制缺陷,并在審計報告日后、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日前以書面形式向集團管理層和治理層通報了值得關注的內部控制缺陷。
(4)A注冊會計師認為甲集團公司2014年某新增主要客戶很可能是甲集團公司的關聯(lián)方,在詢問管理層和實施追加的進一步審計程序后仍無法確定,擬因此發(fā)表保留意見。
資料五:
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處理錯報的相關情況,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2014年,甲集團公司推出銷售返利制度,并在ERP系統(tǒng)中開發(fā)了返利管理模塊。A注冊會計師在對某組成部分執(zhí)行審計時發(fā)現,因系統(tǒng)參數設置有誤,導致選取的測試項目少計返利2萬元。A注冊會計師認為該錯報低于集團財務報表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可忽略不計。
(2)A注冊會計師發(fā)現甲集團公司銷售副總經理挪用客戶回款50萬元,就該事項與總經理和治理層進行了溝通。因管理層已同意調整該錯報并對相關內部控制缺陷進行整改,A注冊會計師未再執(zhí)行其他審計工作。
(3)A注冊會計師使用審計抽樣對管理費用進行了測試,發(fā)現測試樣本存在20萬元錯報,A注冊會計師認為該錯報不重大,同意管理層不予調整。
(4)2014年10月,甲集團公司賬面余額1200萬元的一條新建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截至2014年年末,因未辦理竣工決算,該生產線尚未轉入固定資產。A注冊會計師認為該錯報為分類錯誤,涉及折舊金額很小,不構成重大錯報,同意管理層不予調整。
針對資料五第(1)至第(4)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的做法是否恰當。如不恰當,簡要說明理由并提出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