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新學期開始后,劉校長召開了學校領(lǐng)導班子工作會議,強調(diào)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檢查,以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nèi)容,并希望通過經(jīng)常性突擊聽課,促使教師改進教法,提高授課水平,向45分鐘要質(zhì)量。 會議后的第一天,校長、主任根據(jù)原定方案,自帶凳子分頭到班級進行不打招呼的聽課。第一次聽課后,部分校長和主任都肯定了這種做法,同時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問,認為這種聽課的方式不夠妥當,對教師不夠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雖說有不同意見,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繼續(xù)進行這項未完的工作。可是情況與前一天截然不同,這個教師說:“我這堂課主要是讓學生做作業(yè)?!蹦莻€教師說:“我這堂課主要讓學生背書。”一句話,就是不愿領(lǐng)導聽不打招呼的課??上攵?,這一次校長、主任真的坐冷板凳了。這樣的聽課遭遇軟抵抗,已無法繼續(xù)下去了,劉校長陷入了深思。學校領(lǐng)導深入課堂聽課,進行課程評價,幫助教師改進教學,這本無可非議。但為什么劉校長組織的聽課卻事與愿違,出現(xiàn)無法堅持下去的狀況,原因何在?學校對教師的課程評價應該堅持什么取向?選擇何種模式?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4.問答題一位家長在星期一發(fā)現(xiàn)兒子上學時磨磨蹭蹭,遂追問是怎么回事,孩子猶豫了半天才道出實情。原來在上個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師召開全班同學會議,用無記名的方式評選3名“壞學生”,因有兩名同學在最近違反了學校紀律,無可爭議地成了“壞學生”;而經(jīng)過一番評選,第三頂“壞學生”的帽子便落在兒子頭上。這個9歲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學列出了18條“罪狀”。當天下午年級組長召集評選出來的“壞學生”開會,對這三個孩子進行批評和警告,要求他們寫一份檢查,將自己干的壞事都寫出來,讓家長簽字,星期一交到年級組長手中。 該家長當著孩子的面,沒有表示什么,簽了字便打發(fā)孩子去上學了。隨后,她打通班主任的電話,詢問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說:“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壞的孩子,這是同學們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來的。”當她質(zhì)疑這種方法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時,老師卻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樹立的,不是別人給的”,并說他們不認為有什么不對,其目的也是為了孩子好。 自從這個9歲的孩子被評選為“壞學生”后,情緒一直非常低落,總是想方設法找借口逃學。請用相關(guān)的德育原則對該班主任的做法進行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