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是一名師范生,走出師范大學的校門后,成為了一名教師。20年來,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斷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靈的塑造,這是對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愛學生,學生也愛我。我熱愛和學生、青年教師在一起生機勃勃地生活……雖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覺得我的心永遠是年輕的。這樣的精神追求驅動著我、鞭策著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廢,于是,我會為尋找孩子觀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專心致志忘我地甄別、挑選;我會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獲得鮮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時候一個人在廚房里練習“范讀課文”;夜深人靜之時,我進入教材所描繪的境界時會被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動,從而一個個巧妙的構思如涌之泉流瀉而出;課堂中,我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使學生心領神會;一場大雪后,我會興致勃勃地帶著孩子們去找臘梅,去看望蒼翠的“松樹公公”,和孩子們在雪地上打雪仗。當孩子們把雪球扔向我時,我笑得比孩子們還要開心,仿佛一下子年輕了許多歲。
我在師范大學時,不僅認真學好各門功課,還認真學畫畫、練美術字、參加詩朗誦會、創(chuàng)作舞蹈。我也很喜歡音樂,學指揮、練習彈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練彈琴,盡管蚊子叮,渾身是汗,卻樂趣無窮,整個身心都沉醉在琴聲中了。這些在我后來的工作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當教師之后,我堅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園的荷花池畔背唐詩、宋詞,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爾等中外名家的詩篇,用優(yōu)美的詩篇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篇就有厚厚的幾本。20年來,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饑似渴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還閱讀了許多中外教育家的論述及國外教學實驗的資料,做了不少卡片。學習對一個教師來說是永無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話來鼓勵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請閱讀題干中該老師的成長經(jīng)歷片段,并結合自身感受回答:(1)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職業(yè)知識結構?(2)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職業(yè)能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