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堂音樂歌唱課上,在聆聽完由某高音歌唱家演唱的《長江之歌》,某老師提問:“同學們,這首歌的情緒是怎樣的?”一位學生大聲地回答:“它是慢速的。”教師一愣,請這位學生坐下,又請了另外幾位學生回答,并歸納小結(jié)了歌曲的情緒特點。課堂教學線索似乎又被牢牢掌控在教師的手中。
這是一節(jié)八年級的音樂欣賞課,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是欣賞《沁園春·雪》《蝶戀花》《重整山河待后生》《過雪山草地》等曲藝音樂。王老師用開門見山的方式點明了教學內(nèi)容,在播放《沁園春雪》時,“都什么年代了還聽這個,難聽死了!”“真沒勁,都想睡覺了。”“老師從網(wǎng)上下載點流行音樂給我們聽聽吧!”一時間,同學們七嘴八舌,教室里亂哄哄。“你們怎么這樣?反正書上的曲子是一定要學的……”王老師激動語無倫次,面對同學們的抱怨,王老師無奈之下只得讓步,為了進行下去,這節(jié)課就在流行音樂中結(jié)束了。
金老師在一節(jié)唱歌課中,正在講解遇到的高音該如何演唱時,窗外車站的大鐘突然“當、當、當”地響了起來,這個意外的因素很自然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頓時,課堂秩序一片混亂,老師則大聲呵斥同學們,讓同學們保持安靜,認真聽講,這時同學們極不情愿地繼續(xù)上課,這堂課也在比較尷尬的氣氛中結(jié)束。
在八年級的一節(jié)音樂課中張老師正在示范如何吹奏好一段樂曲,特別是“連音、斷音”的方法。忽然有一位坐在前排,名叫李凱的學生說了一句“老師,你說的方法我都知道,可是為什么我就是沒有你吹奏得好聽呢?”張老師馬上意識到這個學生可能知道方法,但具體如何吹奏得“好聽”,他卻全然不知,于是才產(chǎn)生這個疑問。在這位學生的要求下,張老師把自己吹奏的秘訣進行了講授,并對李凱同學能夠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情況,大膽地提出意見給予表揚。借著這個“插曲”,張老師邀請全班同學對吹奏“好聽”的方式各抒己見,并進行分析討論,進而激起了同學們學習演奏的熱情和興趣,雖然這節(jié)課與原本的安排并不相符,但是卻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
八年級的一節(jié)音樂課上,同學們正在老師的鋼琴伴奏下學唱《大海啊,故鄉(xiāng)》。這時,在整齊的歌聲中冒出了一串口哨聲,頓時一陣哄笑,繼而在老師琴聲的驟停下一片靜寂。老師很生氣地問:“這么美的音樂,是誰搗亂?”教室里鴉雀無聲。片刻后,大家都左顧又右盼地尋找剛才吹哨的那位同學,并小聲議論著,課堂氣氛顯得緊張而尷尬,老師找不出吹口哨的那位同學,只好繼續(xù)上課,但是學生和老師都被這個“插曲”影響了心情,馬馬虎虎上完了后半堂課。
最新試題
簡述對案例的分析。
簡要敘述對案例的分析。
簡述對案例的看法。
簡要敘述自己對案例的看法。
簡述對此案例的想法。
依據(jù)《義務(wù)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理念,綜合上述教學的片段,簡述自己的觀點。
簡述自己對案例的看法。
對案例作出判斷以及客觀評價和提出教學建議。
簡述自己的看法。
對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斷、對教學過程客觀評價、對案例提出教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