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教師中心論
B.兒童中心論
C.雙主體論
D.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A.教材心理學化
B.“從做中學”
C.“教育即生長”
D.“學校即社會”
A.赫爾巴特
B.盧梭
C.布魯納
D.杜威
A.反省思維
B.情境思維
C.邏輯思維
D.形象思維
最新試題
20世紀50年代后,美國教育質量逐步得到加強,下列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德國20世紀下半葉的《總綱計劃》《漢堡協(xié)定》和“德國統(tǒng)一以來的教育改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
20世紀30年代,歐美國家出現(xiàn)了要素主義教育、永恒主義教育和新托馬斯主義教育,并把這三個教育思潮統(tǒng)稱為新傳統(tǒng)教育思潮。以下關于它們的共同特點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西爾伯曼在1970年發(fā)表的《教室里的危機》一書中說:“改革派學者忽視了以往的經(jīng)驗,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教育改革的經(jīng)驗。他們不理解他們所涉及的問題幾乎都曾被他早已闡述過了;也不知道他們想搞的工作,都曾被他早就闡述過和搞過了。”這里的他指()
蘇聯(lián)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最為宏觀的特點是()
下列關于德國中等教育發(fā)展的說法錯誤的是()
贊科夫的“促進一般發(fā)展”的教學理念直接有助于促進蘇聯(lián)()
20世紀50—60年代,日本出現(xiàn)了“應試教育”占統(tǒng)治地位,人們抱怨學校是“考試地獄”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進行了一系列“寬松教育”的改革。以下不屬于“寬松教育”改革特點的是()
下列關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論述錯誤的是()
1983年,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調查委員會提出《國家處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這個報告也是美國戰(zhàn)后第三次課程改革的開端,但該運動也引起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不包括()